越南方面谈谅山战役:除了中国军队人数多,越军自身太过自满轻敌
1984年4月,河内军事科学院的一间旧礼堂里,挂着“总结边境作战经验”的横幅。灯光昏黄,烟雾缭绕,一位头发花白的越南上校突然拍桌:“同志们,不是谅山山头矮,而是我们心气太高!”这句话让会场瞬间安静。五年前的那场闪电般的战役,再一次被掀开。
1984年4月,河内军事科学院的一间旧礼堂里,挂着“总结边境作战经验”的横幅。灯光昏黄,烟雾缭绕,一位头发花白的越南上校突然拍桌:“同志们,不是谅山山头矮,而是我们心气太高!”这句话让会场瞬间安静。五年前的那场闪电般的战役,再一次被掀开。
1979年2月17号凌晨,中越边境的山头上突然炸响炮火,解放军直接跨过边境线,对着越南北部展开自卫反击。
老街菜市场的阿婆总把菠萝蜜摆在中越文招牌下,她丈夫年轻时在谅山打过仗,现在孙子在凭祥做跨境物流。这棵横跨两国边境的老榕树,今年又往中国方向多长了三根气生根——像极了中越关系,盘根错节里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扯。
广西这片地儿,总让人觉得它跟越南挨得太近了点,边境线就那么一条,历史上纠葛不断。要是没那场法国人搅局的殖民事儿,广西南部那些山山水水,说不定真就划拉到越南去了。
很多人问,西方为什么不轻易对中国摊牌?真答案不在会议桌上,在雪地里。三场仗,打碎了不少人的自信,也让几位将军从神坛掉下来。翻开去看,里面有冷到骨头的夜、写到半截的家书,还有几句说出去就收不回来的狠话。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。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1979年2月底,广西边境的战壕里,74岁的许世友将军正盯着地图上的“谅山”二字。这位东线战场总指挥手里的烟斗灭了都没察觉,旁边参谋递来的战报上,密密麻麻写着越军的防御部署。
我们国家与越南的渊源,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,秦始皇在完成祖国的大一统之后,南下征服百越地区,而越南在我们的史书典籍中一直被称为安南。到了唐朝时期由于藩镇割据问题比较严重,再加上唐朝内部由宦官当政,出现了内忧外患,而此时的安南就利用了混乱的条件,快速的实现了独立。
一到1979年3月,谅山的寒风真叫人骨头缝里发抖,但北部那股火药味,比风还冲。有人说过,战争离普通人很远,其实不然,当天一早,谅山街头巷尾还残留着昨夜家狗的哀嚎——不过几个小时后,这片土地就见了炮火洗礼。解放军铁流压境,黎笋政府本就岌岌可危,这会儿河内刚刚咬着
有人问我,历史这东西,读起来到底为啥总有点隔靴搔痒?好像打仗和下棋似的,棋盘上东一子、西一子,国家间的是非恩怨,全变成了课本上寥寥几行——就像电影里快进过的片段。但那年1979年春节刚过,中越边境的风,刮得连猫都喘不过气儿来。北方解放军大步流星,一路打到越南谅
“1978年11月18日,前线会谈只说了一句:‘南疆需要老牌猛子。’”值班军务处长回忆起这句话时,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,语气仍然很硬。那天傍晚,昆明军区作战室的灯亮了一整夜,调兵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往南昌与成都——两支曾在解放战争中打遍南北的兄弟野战军,被再次点名